一个90后小伙,做出让美国人都眼红的机器人,还把老外逼得放弃了整个赛道?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里不踏实,咱老百姓辛辛苦苦一辈子,就想图个安稳日子,这科技竞争,听着咋就那么悬乎呢?
敢问老铁们,机器人跳舞扭秧歌,这玩意儿您见过没?
2025年春晚,16个机器人整齐划一地表演,那叫一个技惊四座。
这背后的宇树科技,仅仅成立8年,就做到了全球机器狗出货量第一,市场占比近70%。
相比之下,美国那赫赫有名的波士顿动力,成立32年了,愣是没捣鼓出个能卖的机器人。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宇树的消费级机器狗Go2,起售价才9997元,相当于十台空调的价钱,直接把机器人从高科技奢侈品变成了普通老百姓也能摸得着的玩意儿。
2024年12月23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一段中国机器狗的视频,并预言“未来的战争,将是无人机战争”。
这段视频里,机器狗各种高难度动作,上山下坡,摔打棍击都不带怕的。
这机器狗不仅速度快,还能负重,续航能力也强,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工作。
而宇树科技,不仅仅满足于机器狗,他们还推出了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
这机器人行走自如,还能适应各种复杂地形,最重要的是,售价只要9.9万元起。
相比之下,马斯克的TeslaBot就显得笨拙多了。
美国人这下慌了,他们担心在机器人领域重蹈无人机领域的覆辙。
当年大疆无人机横空出世,美国企业由于缺乏完整的供应链和关键的“中间技术”,最终败下阵来。
现在,宇树科技的崛起,让他们看到了同样的危机。
宇树科技的成功,离不开创始人王兴兴的努力。
这位90后小伙,从小就热爱手工,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他大学时就做出了桌面人形机器人,后来又转向研究四足机器人。
他坚持电机直驱路线,并不断优化技术,最终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王兴兴不仅是个技术天才,还是个精明的商人。
他注重市场需求,坚持实用性,并对产品细节有着极致的追求。
他认为,机器人应该为市场服务,要做到大规模出货,让产品靠自己活下去。
宇树科技的成功,也离不开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和“中间层”技术。
在中国,机器人关键部件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成熟度都非常高,为宇树科技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美国科技界人士认为,中国在机器人领域可能会再次上演无人机领域的胜利。
他们担心,由于缺乏从实验室到市场、从底层技术到规模制造的“中间层”,美国可能会再次失败。
王兴兴预测,未来几年,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可能会降到两万元左右。
如果真是这样,那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子就不远了。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这机器人要是真普及了,以后家务活是不是就不用自己干了?
下岗工人是不是可以去当机器人修理工?
这9997一台,比媳妇儿彩礼便宜多了,要不要先买一台试试?

